延安木刻版畫“舞動起來”
??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聯合出品的原創舞蹈詩劇《楊家嶺的春天》近日完成第二輪演出。舞臺上,帶有鮮明時代烙印的木刻版畫、陜北秧歌等元素以及投身革命的文藝工作者群像,都成為觀眾的深刻記憶點。
延安木刻版畫帶來視覺啟示
《楊家嶺的春天》首演于2022年。創作初衷旨在賡續延安精神,踐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初心使命?!捌鸪?,我們只是有一種模糊的創作沖動,知道大概要做成一部什么樣的作品?!薄稐罴規X的春天》編劇、北京舞蹈學院院長許銳回憶,在赴延安采風的過程中,主創團隊的思路逐漸清晰,硬朗堅挺的木刻版畫闖入了大家的視野。
“延安木刻版畫是中國美術的瑰寶,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能最真實地反映生活和戰斗場景,集中體現了藝術家對時代的理解和創造?!痹S銳說。主創團隊從古元、彥涵、計桂森等版畫先驅的十余幅經典作品中汲取了豐富的靈感。版畫和舞蹈都強調視覺表達,“這些版畫作品能給舞蹈編創帶來很多視覺上的啟示?!币怨旁獎撟鞯陌娈嫛犊购怠窞槔?,許銳覺得,“它的構圖、場面、畫中人的姿態,本身就像是舞蹈?!庇谑窃凇稐罴規X的春天》第一幕中,這幅版畫被再現為男子群舞“抗旱”,舞者們的表演張力十足,氣勢大開大合,幾乎在舞臺上一比一復刻了畫中情景。再比如《入倉》《來了親人八路軍》等版畫作品,“它們或是表現群眾生活中翻天覆地的變化,或是表現軍民魚水情,這些豐富的內涵都會轉化成舞蹈創作的內在沖動?!迸c此同時,木刻版畫粗糲的筆觸和濃郁的色彩融入了《楊家嶺的春天》的舞美設計,為作品增添了厚重質樸的時代氣息。
以“彩蛋”形式致敬前輩作品
在內容主旨上,《楊家嶺的春天》聚焦于文藝工作者的轉變。曾經,無數有志青年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,融入火熱的革命實踐與生活,在精神升華中開創了文藝的春天,一大批影響深遠的藝術經典接連誕生,《楊家嶺的春天》也對前輩們的創作進行了巧妙的“彩蛋般”的致敬:第一幕中,當舞蹈家和音樂家融入大眾,在勞動中載歌載舞時,“新秧歌運動”的代表作《兄妹開荒》的影子若隱若現;第二幕中,文學家卷入了一場婚姻紛爭,年輕姑娘大膽反抗包辦婚姻,與經典民族歌劇《小二黑結婚》中小芹勇敢的身影漸漸重合;第二幕的結尾部分,文學家在夜色中奮筆疾書,窗外,黎明已刺破黑暗,“版畫風格的背景里,曙光出現,太陽升起照耀河面,這代表著小說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?!痹S銳解讀道。
縱觀《楊家嶺的春天》全劇,細心的觀眾已經發現,在各個篇章中以主角形象出現的舞蹈家、音樂家、文學家和美術家,都沒有具體的姓名?!八麄兪悄莻€時期藝術家群像的縮影?!痹S銳說。主創團隊參考了大量真實事跡,把采風和查閱資料時收集的點點滴滴折射在這些角色身上,“我們在老照片里看到:冼星海、丁玲等藝術家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,挽起褲腿在田間勞作;還有藝術家投筆從戎,拿起刀槍成為戰士,甚至為了掩護群眾撤退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。我們之所以沒有給劇中的角色起名字,是因為他們代表著所有的文藝工作者,是一個時代的見證?!?/p>
據悉,近日,《楊家嶺的春天》先后在順義大劇院、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上演。5月23日至24日,為魯迅藝術學院成立85周年,《楊家嶺的春天》將回到延安,傳遞永不磨滅的“延安精神”。(記者/高倩、攝影/方非 )
下一篇文章:90家知名畫廊攜藝術精品亮相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